白疕病血燥证是通过辨别皮损的颜色,并结合众多经验方提出的治疗白疕病的基本证型。
本病多由情志内伤、心火亢盛、饮食不节,过食辛辣腥发动风之品,复受风热毒邪而发病。
若病久则阴血被耗,气血失和,化燥生风或经脉阻滞,气血凝结,则肌肤失养。
其中,血燥证主要表现为皮损淡红,原有皮损部分消退,口干咽燥,舌质淡,舌苔少或薄白,脉缓或沉细。
治疗可选择养血解毒汤,方中当归、鸡血藤、丹参、麦冬、元参、生地黄养血,滋阴润燥(滋养阴精、清除热邪),针对血燥无以濡养肌肤;土茯苓、草河车、板蓝根清热解毒;车前子清利湿热,全方共奏养血润燥、解毒除湿之功。
若出现以上症状,请勿擅自按方取药,建议往正规医院就诊辨证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