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肾小球肾炎是免疫介导性炎症疾病。一般认为,免疫机制是肾小球病的始发机制,在此基础上炎症介质(如补体、细胞因子、活性氧等)的参与,最后导致肾小球损伤和产生临床症状。
临床上所说的肾炎一般是指肾小球肾炎,根据病因可分为原发性、继发性和遗传性三类。起源于肾小球,病因不清者称之为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发病机制可能与免疫反应有关。一般认为免疫反应为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的始发机制,在此基础上加入炎症反应,最终导致肾小球损伤。根据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表现,可分为4型,分别是急性肾小球肾炎、急进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和隐匿性肾小球肾炎。继发性肾小球肾炎是指全身性疾病导致肾小球损害的肾脏病,临床上常见有狼疮性肾炎、系统性血管性肾损害、糖尿病肾病、紫癜性肾炎。遗传性肾炎是指基因突变所致的肾小球损害,比如Alport综合征、薄基底膜肾病、指甲-髌骨综合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