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量少在体内停留时间越长,氧化后排出的颜色即越暗甚至呈黑色。
正常月经因纤维蛋白的溶解作用,导致月经血的高纤溶活性,有利于经血和组织纤维的液化和排出。通常月经血不凝。一次月经的总失血量正常为20~60ml,少于20ml为月经过少。
当月经血量过少,积在宫腔内或阴道内不能及时排出来,而月经血中含有大量的铁离子,在富含氧气的时候就呈鲜红色,在缺乏氧气的时候呈暗红色,当富含铁离子的血液被氧化成四氧化三铁则呈黑色。
从西医来讲,月经量少跟各种原因导致的内分泌紊乱,雌激素低下或者子宫内膜受损、内膜菲薄有关系。
从中医来讲,辨证论治分为:
1. 气滞血淤型:因气行不畅,导致血液瘀滞。
2. 气血两虚型:多因过思、过劳或者久病损耗引起的脾胃虚弱、营养不足、气血两亏。
3. 血寒型:因身体受寒而导致寒凝血瘀。
4. 肾虚型:因房事过多、反复流产、多次分娩导致肾气不足的病理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