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张力障碍是临床一种复杂的运动障碍性疾病,许多患者采用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效果仍然不佳。脑深部电刺激术作为功能性外科手术的一种,越来越多地应用于药物难治性运动障碍疾病的治疗中。
简介
肌张力障碍是一种以持续性或间断性肌肉收缩导致异常运动或姿势的一种神经系统疾病。目前治疗药物包括抗胆碱能药物、多巴胺、苯二氮卓类、四苯喹嗪、巴氯芬等。针对靶点肌肉的肉毒毒素注射也可缓解症状。外科干预手段包括针对严重颈部肌张力障碍的神经根切断术,针对更广泛性肌张力障碍的丘脑和基底节消融术。
脑深部电刺激术(DBS)已经成为药物难治性扭转性肌张力障碍(扭转痉挛)的外科干预方法之一,其优点包括刺激效应可逆,可根据需要进行调节,并且安全性相对较好。
选择患者
考虑到疾病的异质性,以及不同类型的肌张力障碍对刺激的反应各异,DBS治疗患者的选择十分复杂。目前DBS仅被批准用于原发性全身性、节段性或颈部肌张力障碍,其他类型的肌张力障碍采用DBS治疗均为适应证外使用。
对考虑采用DBS治疗的患者应进行以下几方面的评估:
1、排除对无创治疗效果较好的患者;
2、明确预测刺激治疗阳性和阴性反应的相关因素。需进行左旋多巴试验排除左旋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对肉毒毒素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需再次确认其治疗靶点和剂量是否合适。心因性肌张力障碍患者通常药物治疗反应较差,应转诊进行DBS治疗。
评估患者骨骼畸形、痉挛以及是否存在脊髓病变十分重要,这些均可减少其对DBS的反应。术前检查还包括核磁共振检查,以排除可能导致继发性肌张力障碍的结构异常。最后,还需要对精神症状或认知功能障碍进行筛选。
进行DBS手术治疗的合适时间仍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一般来说,一旦确定患者对内科治疗无效就可考虑进行DBS手术,且需在复杂骨骼畸形或颈部脊髓病变出现之前就进行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