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型半胱氨酸偏高是由原发性因素、继发性因素、某些诱发因素引起,可以通过一般处理措施、药物治疗等方式降低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预防高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
1.病因:
(1)原发性因素:基因突变导致的同型半胱氨酸代谢所需的酶缺乏;所摄入的B族维生素、叶酸不足。
(2)继发性因素:服用某些药物如卡马西平、异烟肼等;某些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低下、银屑病、需要血液透析的患者。
(3)诱发因素:如吸烟、饮酒、肥胖等。
2.预防:
(1)血液透析患者适当补充一些维生素C、维生素E,用来对抗高同型半胱氨酸通过氧化导致的血管内皮的损伤。
(2)多进食富含B族维生素及叶酸的食物,例如动物肝脏、鸡肉、香蕉、马铃薯、葵花子、油梨等。
3.治疗:
(1)一般措施:减少吸烟、酗酒,减重,去除诱因。
(2)服用卡马西平、异烟肼等药物引起的高血同型半胱氨酸,需要定期复查,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用药方案。
(3)甲状腺功能低下、银屑病等引起,需要积极治疗原发疾病。
(4)B族维生素、叶酸摄入不足的患者,在医生指导下适当补充B族维生素及叶酸,防止出现血液中高半胱氨酸的升高。
(5)监测血压,合并高血压病患者积极控制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