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手指甲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指甲损害、皮肤损伤、感染风险、营养不良、心理压力和焦虑、牙齿损坏等,建议及时戒掉这一习惯。
1、指甲损害:长期咬手指甲会导致指甲变秃,甲床凹凸不平,甚至出现纹路。指甲边缘可能变得参差,容易划伤皮肤,增加感染风险。咬指甲还可能破坏指甲周围的正常皮肤屏障,使指甲易被真菌感染,如灰指甲,或出现甲板凹凸不平、指甲失去光泽等情况。
2、皮肤损伤:咬指甲可能导致手指周围的皮肤干燥、脱皮,形成倒刺,触摸时可能产生异常疼痛感。若不小心处理倒刺,还可能导致局部感染。
3、感染风险:手指甲每天接触大量细菌,咬指甲时这些细菌可能侵入人体,引起上呼吸道感染,如鼻塞、咳嗽、发热、打喷嚏等症状。指甲缝中的细菌还可能引发牙龈炎,出现牙龈红肿、出血、口臭等情况。咬指甲还可能导致胃肠炎,因为指甲中的细菌可能进入胃肠道,引起腹痛、腹泻等不适症状。
4、营养不良:指甲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维生素以及钙元素等,经常咬指甲可能导致这些营养元素流失,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
5、心理压力和焦虑:长期咬指甲可能受到家长及身边人方法不当的约束,造成心理压力,影响身心发育。此外,咬指甲可能是一种强迫行为,长期进行此行为容易导致焦虑情绪加重。
6、牙齿损坏:咬指甲时,牙齿会受到磨损,影响咬合功能。指甲中的牙菌斑可能堆积在牙齿上,导致牙齿损坏。
综上所述,咬手指甲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不仅影响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还可能对牙齿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建议尽早纠正这一不良习惯,保持手部清洁和指甲的适当修剪。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