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可以分为外感咳嗽和内伤咳嗽,外感咳嗽又分为风热、风寒、燥邪犯肺的不同。而内伤咳嗽也有痰热、痰浊、肝火犯肺、阴虚亏耗的不同。根据不同的辨证类型,会选择不同的穴位进行治疗。如果是风寒犯肺,可以见到嗓子一痒痒就想咳嗽,咳嗽的声音比较重,一般是咳嗽、咯白稀痰,呈泡沫状还可以伴有鼻塞、流清鼻涕,这时候可以选用大椎、风门、风池、肺俞、列缺进行治疗。如果是风热犯肺,可以见到咳嗽、咯黄黏痰,比较浓厚、稠,起初或者是咽痛、口渴,或者是流黄鼻涕,这时候可以选用大椎、风池、曲池、肺俞、列缺、合谷等。如果是燥邪犯肺,是干咳没有痰,或者痰比较少,鼻咽干燥,舌红干、少津,选用的穴位有肺俞、列缺、合谷、太溪和照海。如果是痰浊蕴肺,咳嗽的声音比较重浊,可以见到胸腹满闷、憋气,痰是白黏的,舌苔可以看到白腻苔,可以选用中脘、足三里、丰隆、脾俞、胃俞、肺俞、列缺等。如果是痰热蕴肺,是咳嗽、咯黄黏痰,可以选用肺俞、膻中、天枢、足三里、太渊、曲池等。而如果是肝火犯肺,咳嗽的时候可以两侧斜肋部引起来疼痛,可以用列缺、鱼际、尺泽、内关、阳陵泉、行间等。如果是肺阴亏耗,一般是干咳没有痰,或者可以见到咯血、舌红、少苔,选用的穴位有肺俞、中府、太渊、三阴交、鱼际、太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