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溃疡的发生往往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或者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也正好是口腔溃疡的两种类型,第一种是急性口腔溃疡,嘴巴里突然长出好几个水泡,有强烈的灼痛感,中医认为是实火,一般一周左右就凋谢了;第二种是复发性口腔溃疡,起承转合悄无声息,缠绵反复,,嘴巴里过段时间就长泡,反复发作,此起彼伏,迁延不愈,中医认为是虚火,严重影响日常生活质量。
一般是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因为急性口腔溃疡是一种“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疾病,虽然来势凶猛,但只要注意饮食习惯,基本上好得也比较快,不需要找医生开方子。或者自己抹点药,再忙的话,干脆不管,一周也就差不多了。
平衡并不是要求每时每刻都像天平一样,只是总体的一个状态。动态的平衡,但水火失衡,就容易上火。
不良生活习惯和这两天的状态:
1、吃饭快。吃得快,很多食物没有经过仔细咀嚼,第一步在口腔的消化就没有完全,同时由于唾液没有和食物完全混合,其灭菌功能也会大打折扣,会让食物中的细菌顺利的进入身体,增加感染的机会。这你肯定知道。对于中医来说,吃饭快反应身体的焦虑,气机上行,则容易上火。
2、口味重。吃得太烫太咸,烟酒刺激等。太烫是对口腔的物理刺激,口腔粘膜在被烫伤的情况下,保护功能就会下降,容易被感染。太咸的食物进入身体以后,会让身体的水分缺失,当我们吃了很多的盐和辣椒,全身的水分子都向高渗的地方跑步前进,细胞中的水分子大量减少,我们就会感到口渴,水分的减少,也不利于代谢物的清除,容易引起炎症因子的活跃,所以有这些嗜好的人,就会比别人多一些概率引发口腔溃疡。那天我看你吃的是辣子鸡丁和担担面,正是无辣不欢,我看你每顿饭都是,这种膏粱厚味,加重胃肠负担,容易形成内火,也是上火的原因。那天你吃得超快,一边走路赶着一边还把担担面的汤都喝了,不上火才怪了。
3、压力大。人体在紧张压力的时候激素代谢旺盛,尤其是肾上腺素,但激素是相对平衡的,不可能一直都分泌多,到一定的时候,例如我们紧张忙碌很长时间在办一个会议,会议结束的那天,一下放松起来,还有就是考试结束的那一天,都是激素撤退的时候,免疫的长城就会出现空洞,这时候容易感染。这个我不用说了,你做了一上午的胃镜,马上到了自然基金上交的deadline,第二天还要考试,你说你急不急,本身平时你就够着急的了,这种状态,我们中医认为是肝气郁滞,时间久了,就会气郁化火,也是上火形成的原因,大约也是对应于西医的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