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管癌术后要定期行影像学及肿瘤标志物检查。
胆管癌是一类发病率较低的胆系恶性肿瘤,起源于胆管上皮细胞,大部分为腺癌,以60岁以上的人群好发,男性多于女性。按肿瘤发生的部位从上到下可分为肝门部胆管癌(上段胆管癌)、中段胆管癌、下段胆管癌,肝门部位胆管癌较远端胆管癌更为常见。
该病病因不完全清除,明确的危险因素包括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长期胆管结石、胆管囊肿、肝吸虫感染、炎症肠病等。该病早期没有特异性的表现,疾病进展后可出现黄疸、腹痛、发热、乏力、体重减轻等表现。
手术是治疗该病的重要手段,不能手术的患者,推荐行放化疗以及介入姑息减症治疗,但放化疗敏感性较低等。
胆管癌术后复发率高,因此,需要定期随访。随访建议行腹部CT(有条件的患者行MRI更佳),还要进行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包括CEA及CA199,必要时要加做头和肺CT,骨ECT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