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抽电子烟有致癌的风险。
癌症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其病因及危险因素主要有环境因素和个体的内在因素。环境因素包括化学因素、物理因素和生物因素,主要通过生产和生活方式接触。个体的内在因素主要是遗传因素,决定个人身体的生理和病理素质。
各种环境因素可独立或相互协同作用于机体,与遗传因素相互作用,激活促使细胞增殖的基因,并且使抑癌基因失效时,从而发生癌变。关于电子烟是否能致癌,目前没有较多的科学数据能够证明,但是电子烟中的有害物质,对于人体健康是有一定威胁的。
市面上的各种电子烟在毒性上有所差异,其尼古丁含量虽然比卷烟低,但是其溶液含有的一些成分仍然可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例如,电子烟中的丙二醇可引起眼部和呼吸道不适;并且有的电子烟产品含有致癌物质,或者尼古丁含量超标,可直接增加患癌风险。
电子烟在使用时,会向室内排放可吸入的液体细颗粒和超细颗粒物等有害物质,从而危害公共健康,并且我国地区已经有明文规定禁止公共场所吸电子烟。建议正确看待电子烟产品,并且建议尽早戒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