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中医没有高血压概念,所以在古代不存在通过药物来治疗高血压的方法。高血压临床表现以眩晕、头痛等为主,在高血压的治疗过程当中,主要是治疗头痛、眩晕等。证型包括肝阳上亢型、肝肾阴虚型、痰湿中阻型等。在服用降压药或控制生活方式同时,可通过中医的治疗来辅助控制血压。如果年轻人出现肝阳上亢的情况,可通过平肝潜阳方法,辅助控制血压。如果是中老年人以肝肾阴虚为主,则可以通过滋补肝肾,平肝潜阳来达到控制血压目的。痰湿中阻型的高血压,常见于体型肥胖的病人,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健脾、化湿、化痰的方法来控制血压。中医对高血压的控制主要在于辨证分型,没有单一的方案针对所有患者,如果患者是年轻人大部分是以肝阳上亢、痰湿中阻为主。如果是老年人主要以肝肾阴虚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