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药常规治疗心肌病的基础上加用中药,不仅有助于改善症状,增强活动耐量,提高生活质量,甚至还可以改善部分患者的长期预后,为心肌病患者的治疗提供新的选择。心肌病在中医学属于心悸、胸痹、水饮、咳喘等范畴,病位主要在心,气虚、血瘀、水停而为病,久病累及肺脾、肾而见阳气不足、气阴俱损。临床上出现胸闷、隐痛、心悸、咳喘、咳嗽、水肿等属于气虚为本。水瘀互结者可选用益气活血的水方,粉方有黄芪、党参、茯苓、白术、川芎、桂枝、益母草、泽兰、车前草、薏苡仁、白芍、水蛭、枳壳等组成。中医讲血不利则为水,水蛭破血逐瘀这点很强,更有益母草、泽兰活血利水,多见胸闷气短,伴见寐少多梦、口干少饮、眩晕、耳鸣等气阴两虚者,可予生脉散或者天王补心丹加煎,也益气、养益、凝心、心衰症状明显,见心悸、气喘、不能平卧、夜晚加剧、小便短少、脚肿、畏寒、肢冷等阳虚水泛者,可以用真武汤和五苓散温神健脾,化饮利水。现在研究表明,黄芪所含的多种活性成分,具有调节免疫、改善心室重构、抗心肌纤维化、利尿等作用。党参、葛根等具有降低扩张型心肌病。血浆炎性因子表达,改善心功能作用。目前指南中已经推荐芪苈强心胶囊,用于扩张型心肌病的免疫调节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