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普视频 科普语音 科普文章 科普问答 科普专家

易忠主任医师

心血管内科 | 三级甲等

航天中心医院

28文章
213问答
45视频

面对猝死该怎么办

2010-02-15 阅读数:93540

什么是猝死?

猝死是指看似健康、病情稳定或正在改善的病人,突然发生的非暴力性、未能预料的瞬间自然死亡。猝死发病突然、进展迅速,死亡发生在症状出现后1小时内。

猝死是一种罕见的情况吗?

不是。猝死每天都在发生,不仅可以波及老人,现在年轻人甚至青少年、儿童猝死的屡屡发生,运动员猝死也常常发生在体育竞技场上。我们熟悉的海曼、古月、高秀敏等人都是因心脏性猝死相继去世的。

根据美国的统计资料,猝死在包括车祸、自杀、恶性肿瘤等各种原因的总死亡中占20%,是仅仅排在肿瘤死亡(占23%)之后的第二大死亡原因。

猝死中有75%病人为心脏性猝死。而心脏性猝死中又有88%都是由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引起。美国每年有250-350万心脏猝死的病人,而在中国,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心脏猝死的病人达到160万。

什么人容易发生猝死?

有心脏病人群的猝死率是普通人群的4-6倍。各种心脏病都可能发生心脏猝死,其中冠心病、心衰、肥厚型心肌病、遗传性离子通道病、先天性心脏病等最常见。

1、冠心病是最常见的原因,尸检证实90%的心脏猝死病人有冠心病,而50%以上的心脏猝死病人在猝死发生前没有冠心病的临床表现。

2、心衰病人容易猝死,大约50%的心衰病人的死亡形式为猝死。

3、肥厚型心肌病是35岁以下发生心脏性猝死最常见的原因,年轻或儿童的肥厚型心肌病病人,如果反复发生不明原因的晕厥,其心脏性猝死的发生率很高。

4、一些遗传性离子通道病,如长QT综合征、Brugada综合征也是以反复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猝死为主要表现的,其中Brugada综合征是东南亚年轻男性最常见的猝死原因。

5、既往有心脏性猝死容易再次发生心脏猝死。30%-50%的心脏性猝死存活者在1年内可能会再次发生猝死。

当然,猝死也常常发生在看似健康的年轻人,甚至儿童,运动员猝死的悲剧常常发生在体育竞技场上。在一些诱发因素的作用下一些看似健康的人亦可突然发生猝死。

猝死有没有诱因?什么诱因可以导致猝死?

有。过度紧张疲劳、剧烈的情绪波动、持续吸烟、熬夜,长时间过高水温洗澡,用力大便,暴饮暴食、天气寒冷等都可能诱发猝死。还有些离子通道病如长QT综合征等,可能剧烈活动、夜间电话铃声、游泳等都可能是猝死的诱因。另外,凌晨是猝死的高发时段。

猝死前有没有先兆?

有。大部分病人在心脏性猝死前数日、甚至数月就有征兆,即有胸闷、胸痛、憋气、头晕、心慌、气短、出大汗、浑身乏力等不适,有些病人还会出现类似消化系统的表现:恶心、呕吐、腹泻。

  出现这些先兆了,我该怎么办?

一旦出现这些先兆,应立即或及早到正规医院就诊,否则可能发生不可挽回的悲剧。就在前几天我院有一位86岁女性病人出现了全身不适伴胸闷、压榨感,考虑为不稳定型心绞痛,劝其立即住院,可病人坚决不同意,只接受了动态心电图(Holter)检查,结果在夜间发生了猝死。Holter记录了病人发生猝死的全过程:病人反复多次出现ST-T段异常,发生了2阵室速,第一阵室速发生后持续10秒能自行转复为窦性心律,而第二阵室速由一个特别早的室早(出现R on T现象)诱发,并迅速蜕变为室颤,室颤波逐渐变弱,最后出现心脏停搏、死亡,从室速出现到死亡前后总共只有13分钟。

中青年人一旦发生上述症状,比老年人更容易发生猝死;而中青年人工作压力大、工作节奏快,这时候往往把发生的先兆症状忽略了,以为是工作累了或者没有休息好,而导致悲剧发生。因此,提醒广大中青年朋友一定要对上述症状保持警觉,一旦出现,应尽快赶到正规的医院进行检查及时治疗。

旁人发现猝死病人,该如何处理?

应立即争分夺秒地进行现场心肺复苏和电除颤(如果周围有除颤仪)。心跳呼吸骤停病人,发现得越早,心肺复苏术开始的时间越早,存活率就越高。心室颤动或心脏停搏发生3秒钟后,人就会因脑缺氧感到头晕;10-20秒钟后,就会出现意识丧失;6分钟后脑细胞就会出现不可逆转的损害,进入脑死亡阶段。时间就是生命,每延迟一分钟,抢救的成功率下降7~10%,因此抢救必须分秒必争。一般人的最佳黄金抢救时间为4至6分钟内,如果在6分钟之内得不到抢救,病人随即进入生物学死亡阶段,生还希望就极为渺茫。

一旦遭遇猝死,人们往往显得六神无主,慌乱不堪,第一反应多是打电话给120。但这种方式反而会延误病人的抢救,错过最好的抢救时机,是救治猝死的一大误区。

对于心脏骤停的病人,我们不要“分秒必争”地赶往医院,而应立即就地开展抢救。快速解开病人的上衣,用拳头对准心脏击打1-2下(起到一定的除颤作用),心跳可能因此而恢复。如果拳击数次无效,应立即改为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在实施急救的同时,旁边的人应立刻拨打120急救电话,向医院求援,以进一步除颤和高级心肺复苏治疗,因为室速很容易蜕化为室颤,而室颤很容易变为心脏停搏,除颤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而除颤必须在室速、室颤期才有效。

猝死能不能预防?

能。因为一旦发生猝死,抢救的成功几率很低。在猝死方面水平最高的美国每年有250-350万心脏猝死的病人,对猝死研究投入了大量的工作和资金,也只有其中5%的病人能有幸存活。而简单的预防则可明显减少猝死的发生。

  如何预防呢?

1、定时体检。无论心脏病患者还是自觉身体健康的人,都应定期进行体检。以发现一些具有发生心脏猝死潜在危险的患者,如Brugada综合征、长QT综合征等患者,都可以通过普通心电图检查或电生理检查发现。

2、养成及时就医的习惯。尤其在冬季,当胸闷、胸痛发作次数增多、程度加重或持续时间延长,就应引起足够的重视,立即去就医,最好做冠状动脉造影,根据造影结果再制定治疗方案,如此就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发生严重后果。

3、健康的生活方式。

(1)平衡膳食:多食富含植物纤维的粗粮、蔬菜,增加维生素的摄入,控制甜食,低盐饮食,少吃煎、炸、熏、烤和腌制食品,用餐不宜过饱。控制体重,防止肥胖。

(2)戒烟:吸烟者的冠心病发病率较不吸烟者高3.6倍。连续吸烟可直接导致猝死。

(3)避免精神过度紧张:精神紧张可使血压升高,心脏负担加重。精神过度紧张还会诱发心律失常,老年人情绪激动很容易诱发心肌梗塞、脑出血、脑梗塞等意外。

(4)生活规律、起居有常:按时起床,定时进餐,适量锻炼,按时睡眠,适当休息,注意劳逸结合。

(5)适量运动、避免过度:适量的体育锻炼可以改善心血管功能,使身体的血液循环和微循环得到改善。步行是最简单而安全的运动。

(6)天冷要注意保暖,以免着凉;不宜快速喝入大量冰凉饮料,以免诱发冠脉痉挛。

(7)保持大便通畅。避免使劲大便诱发心肌缺血猝死。

(8)随身携带急救的药物。如阿司匹林,硝酸甘油等药物,一旦发生,可立即舍下含服硝酸甘油并立即嚼服0.3g阿司匹林片。

4、感觉不舒服,而不方便住院的病人可进行遥测心电监测(电话心电图),使得不舒服时能及时将心电信号传输给医生,给出专业诊断和处理策略。

医生和社会该作些什么?

在送往医院前,做有效的心肺复苏急救,可大大增加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风险。危险和灾难也许会随时降临,推广和普及心肺复苏方法以及相关的急救知识非常重要。而在中国,目前猝死相关的急救知识缺乏已成普遍现象。普及相关知识、完善一些重要场所的急救措施(如体外自动除颤仪)迫在眉睫。同时,在机场、火车站、电影城、大型购物中心等一些重要公共场所安置体外自动除颤仪,对警察、消防人员、出租司机及普通公民进行心肺复苏和除颤的相关培训,可以提高猝死抢救成功率,让更多的病人和家庭免于灾难。

医生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