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的目的在于控制炎症,减轻或缓解症状,维持正常姿势和最佳功能位置,防止畸形。要达到上述目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采取综合措施进行治疗,包括教育病人和家属、体疗、理疗、药物和外科治疗等。
一般治疗
1.该病治疗从教育病人和家属着手,使其了解疾病的性质、大致病程、可能采用的措施以及将来的预后,以增强抗病的信心和耐心,取得他们的理解和密切配合。
2.注意日常生活中要维持正常姿势和活动能力,如行走、坐位和站立时应挺胸收腹,睡觉时不用枕或用薄枕,睡硬木板床,取仰卧位或俯卧位,每天早晚各俯卧半小时。参与力所能及的劳动和体育活动。工作时注意姿势,防止脊柱弯曲畸形等。
3.保持乐观情绪,消除紧张、焦虑、抑郁和恐惧的心理;戒烟酒;按时作息,参加体育锻炼。
4.了解药物作用和副作用,以利配合治疗,取得更好的效果。
康复训练
1.康复训练对各种慢性疾病均有好处,对脊柱炎更为重要。
2.可保持脊柱的生理弯曲,防止畸形。
3.保持胸廓活动度,维持正常的呼吸功能。
4.保持骨密度和强度,防止骨质疏松和肢体废用性肌肉萎缩等。
5.病人可根据个人情况采取适当的运动方式和运动量。如新的疼痛持续2小时以上不能恢复,则表明运动过度,应适当减少运动量或调整运动方式。
物理治疗
理疗一般可用热疗,如热水浴、水盆浴或淋浴、矿泉浴等,以增加局部血液循环,使肌肉放松,减轻疼痛,有利于关节活动,保持正常功能,防止畸形。
药物治疗
1.非甾体类抗炎药 (NSAIDs)
有消炎镇痛、减轻僵硬和肌肉痉挛作用。副作用为胃肠反应、肾脏损害、延长出血时间等。妊娠及哺乳期妇女,更应特别注意。
2.柳氮磺胺吡啶(SSZ)
SSZ是5-氨基水杨酸(5-ASA)和磺胺吡啶(SP)的偶氮复合物,20世纪80年代开始用于治疗脊柱炎。副作用主要为消化道症状、皮疹、血象及肝功改变等,但均少见。用药期间宜定期检查血象及肝肾功能。
3.甲氨蝶呤
口服和静脉用药疗效相似。副作用有胃肠反应、骨髓抑制、口腔炎、脱发等,用药期间定期查肝功和血常规,忌饮酒。
4.肾上腺皮质激素
一般情况下不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脊柱炎,但在急性虹膜炎或外周关节炎用NSAIDs治疗无效时,可局部注射或口服。
5.雷公藤多苷
国内最初用雷公藤酊治疗脊柱炎,有消炎镇痛作用,疗效较酊剂好,服用方便。副作用有胃肠反应、白细胞减少、月经紊乱及精子活力降低等,停药后可恢复。
6.生物制剂
肿瘤坏死因子(TNF-α)拮抗剂等(如益赛普、阿达木单抗等)是目前治疗脊柱关节疾病的最佳选择,有条件者应尽量选择。
手术治疗
严重脊柱畸形,待病情稳定后可作矫正手术,腰椎畸形者可行脊椎截骨术矫正驼背。对颈7胸1截骨术可矫正颈椎严重畸形。